2025年10月14日第7节,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宋相宇老师在睢阳校区1号教学楼407教室开展了《分子生物学C》课程教学公开课。生物与食品学院副院长宋兆齐、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宋旸到场观摩。

本次公开课围绕课程核心篇单元一“DNA的生物合成”展开,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。课程通过理论讲解与案例结合的方式,深入解析了DNA复制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核心地位。首先通过复习提问帮助学生回顾前一节内容,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。
课程以DNA复制为核心,通过相关实验系统阐述了半保留复制、双向复制及半不连续复制等关键概念。通过动态模型演示,强调DNA聚合酶的3-5外切酶活性对遗传保真性的重要作用。此外,课程还延伸至真核生物的多复制子结构,对比原核与真核DNA合成的异同,帮助学生理解遗传信息传递的复杂性。为提升课程深度,以中国克隆之父“童第周”为案例有效融入教学,带动学生要辩证看待问题,实事求是对待科学研究。同时,通过互动问答环节,引导学生思考基因编辑伦理问题,激发对生命科学的敬畏感。

课后,宋兆齐副院长对本次公开课进行了点评,认为此次公开课不仅夯实了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,更通过跨学科视角展现了生命科学的魅力。同时,他们还就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、提升课堂互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