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16日第7节,生物科学专业朱文俊老师在睢阳校区1号教学楼411教室开展了《生命科学发展史》课程教学公开课。生物与食品学院副院长宋兆齐、生物科学系主任郑爱珍、李芮芮、刘梦洁、王志利、李微等多位教师到场观摩。

本次公开课围绕课程第二章“生命的化学基础”展开,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。学生通过超星泛雅平台进行课前预习,课堂教学则按照“新课导入—新课讲授—巩固练习—课堂小结”的流程有序展开。朱老师首先通过复习提问帮助学生回顾前一节内容,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。

在课堂教学中,朱老师以“生命的化学基础”为主线,系统讲解了水、无机离子、糖类、脂类、蛋白质和核酸等主要生命分子的结构与功能,深入阐释了它们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。课程注重科学史视角的融入,通过介绍生命化学研究的发展历程,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与科学探索的思维方法。课堂中,朱老师灵活运用多媒体演示与提问互动,层层递进、启发思考,营造了生动活跃的学习氛围,学生参与度高、课堂反响热烈。
课后,宋兆齐副院长与郑爱珍主任对本次公开课进行了点评。两位老师一致认为,朱文俊老师教学思路清晰、内容充实、重点突出、层次分明,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。同时,他们还就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、丰富课堂互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。